衞生署日間醫療中心牌照
醫思專匯(PHF No. DP000104)

Health Blog Content

因肩痛求醫,終確診肺癌4期!早期篩查可降20%死亡風險

肺癌是香港最常見的癌症,吸煙或年屆50歲或以上的人士,更是肺癌高風險群組。現年60歲的吳先生,起初因左肩疼痛到醫院求醫,在接受電腦掃瞄後終發現患上第4期肺癌,存活率僅7.8%。


image.png

以為是五十肩 始料未及會患癌

吳先生沒有吸煙及飲酒習慣,生活作息規律,也從未有感肺部不適,每年更會參加公司的身體檢查。2022年底因左肩疼痛劇烈,原本以為是日常姿勢不當引致「五十肩」,到醫院向骨科醫生求醫。 

 

在接受磁力共振掃描檢查(MRI)後,影像學專家發現吳先生的左臂有不尋常的病理性骨折,著他接受正電子電腦斷層掃瞄檢查(PET-CT)作進一步確認。最終發現右肺上葉有腫瘤,並已擴散至胸膜、肋骨和髖骨,抽取組織化驗後證實是患有屬於非小細胞癌的第4期肺腺癌,而吳先生左臂疼痛正是因為癌細胞擴散及侵蝕骨頭所致。 

 

雖患上末期肺癌,但並非無得醫!吳先生在院方建議下,先治療好左臂骨折,然後進行了2星期放射治療以消滅癌細胞,後續服用標靶藥1年多的時間,助以抑制癌細胞。現時吳先生已與癌症共存,癌細胞無復發跡象,其癌症指數與正常人無異,日後只需要定期覆診,抽血檢查癌症指數作監察即可。 

 

早期篩查可降20%死亡風險 

腫瘤科醫生指出,曾患肺部疾病、有家族遺傳、接觸空氣污染、二手煙、致癌物(石棉、鎳、鈾)等因素,都會增加患肺癌風險。初期的肺癌並無病徵,接近70%患者在出現病徵時才求醫,已屬肺癌中後期階段。但若能及早發現,存活率愈高。第1期肺癌患者的5年相對存活率為72.4%,而第2期至第4期已不足半成,分別為第2期的45.4%,第3期的24.6%和第4期的7.8% ¹。 

 

以往肺癌的早期篩檢一直依賴X光檢查,但基於X光對癌病變細胞的敏感度低,影響解像度,容易有誤診情況。現時全球多個國家,例如:新加坡、台灣、歐美等地,已改用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(LDCT)作早期篩檢工具,可以低輻射方式偵測病人肺部中極細小的癌病變細胞,提高影像準確性,有助醫生為病人制定適切的治療方案。一些歐美國家在引入LDCT掃描後,肺癌高風險群組的死亡率已大降20%至25%。 

 

為免延誤肺癌治療,早期篩查有確切的必要性。不論是否肺癌高風險群組,均應定期接受早期篩查,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。 

 

<立即預約>
 


免責聲明:本內容由第三方獨立撰寫,僅為大家提供資訊,並無任何贊助,不能取代專業醫療意見、診斷及治療,亦不代表任何立場。如有任何身體不適,建議及早求醫。 


¹ 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據


來源: reVIVE
Previous
Next
仁生腫瘤及癌症中心 Whatsapp
仁生腫瘤及癌症中心 form
即時預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