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胃癌
了解胃癌成因、症状,有效预防和治疗,提高存活率
胃癌 (Stomach cancer) 在香港致命癌症中居第六位。胃癌成因和幽门螺旋桿菌感染、肥胖、吸烟、长期进食高盐等有关。消化不良、上腹疼痛、食慾不振、体重下降等都是胃癌最常见的症状。胃癌4期的全球平均5年存活率仅约4%,1期的5年存活率则超过50%。如能及早检查发现及诊断治疗,日后復康护理更容易。预防胃癌应饮食习惯开始。
要预防胃癌,主要从饮食著手,多吃新鲜蔬果,减少进食醃製类食品,若持续出现消化不良、食慾不振等徵状,应特别留意。当然,也不能忘记每年一次的定期检查,如果有近亲曾患上胃癌就要更加小心。
甚麼是胃癌?
胃是消化系统中的一部分,当胃组织细胞的基因变异,发展成为恶性肿瘤,就是胃癌。根据医管局统计,每年有超过一千宗新症。所以胃癌其实并非罕见的疾病,患者更有机会因而致命,大家千万不要掉以轻心。
胃癌存活率
2019年,胃癌在佔癌症死亡总数的4.7%。其中按每十万标准人口计算的年龄标准化死亡率分别为男性的5.4及女性的3.5。要知道,胃癌发病率会随年龄增长而升高,患者年龄中位数约为71岁。胃癌存活率相对较低,胃癌4期的全球平均5年存活率仅约4%,1期的5年存活率则超过50%。
胃癌症状
胃癌初期时的症状不明显,与普通胃部不适症状相似,故此患者经常会掉以轻心,延误诊治。消化不良、上腹疼痛、食慾不振、体重下降等都是胃癌最常见的症状。过半患者到察觉患病接受治疗时,通常已扩散到其他组织,病情已到达中晚期。当发现有胃部不适,甚至持续一段颇长的时间,可能是患胃癌警号,建议及早检查。
初期症状
胃癌初期5年存活率达9成,因此若发现以下7大患癌初期症状,就应该尽快向家庭医生諮询。
- 持续消化不良
- 食慾不振和体重速降
- 进食后有肚胀的感觉
- 呕吐,有时甚至吐血
- 大便出血或大便呈黑色
- 疲倦
- 小腹肿胀

晚期症状
胃癌晚期,癌细胞会造成胃或大肠阻塞,甚至可能已扩散至肝和大肠。要注意的症状包括失去食慾、黄疸(皮肤和眼白变黄)及腹水(腹腔内积存超量的液体)。
如果病徵突然出现,并持续约1个月,就要有所警觉,因为肿瘤愈大,病徵就愈多。但如果病徵仅出现一星期就自然消退,则毋须担心。胃癌可透过外科手术、化学治疗、放射疗法,而大多数的副作用都可以用药物来减轻,如副作用反应严重,就要立即通知医生了。
胃癌高危成因
日常的饮食习惯与胃癌息息相关。除此之外,以下是较高风险患上胃癌成因和因素。
- 幽门螺旋桿菌感染
- 男性发生胃癌的机会是女性的两倍
- 50岁以后患胃癌的机会更高
- 肥胖
- 长期进食高盐、醃製和燻製食物
- 饮食缺乏水果及蔬菜
- 吸烟
- 家族近亲曾患有胃癌的人士,较其它人患上胃癌的机会高两倍以上
- 胃部息肉、进行过胃部切除手术及患有恶性贫血
- 长期暴露於特定有害环境(例如长期在煤炭、金属、橡胶业

主要使用内视镜检查和放射诊断胃癌
(一) 食道胃十二指肠内视镜检查(胃镜检查)
胃镜能反映出原本肉眼无法直视的病变情况,从而为医生诊断胃癌提供依据。医生利用一条柔软而可弯曲的内视镜由口进入食道、胃及十二指肠进行上消化道检查,医生在电视萤光幕可以清楚地观察胃内的状况或病变,如异常细胞、溃疡或瘜肉等。胃镜不但可以直接观察到病变,还可以取活组织行病理检查,还能对很多疾病进行内镜下治疗,避免了传统开腹手术给患者带来的创伤和风险。
因此,胃鏡檢查在觀察十二指腸降部以上的消化道病變方面,具有其他檢查手段不可比擬的優勢。
(二) 腹部超声波扫描及电脑扫描
腹痛的原因有无数可能,为了检验腹部器官是否异常,医生就会利用上腹部超声波来检查肝、胆、胰、脾及肾是否出现病变,例如量度各器官的尺寸,评估有没有肥大、肿瘤或其他异常情况,亦可用来判断肝炎、肝硬化、胆石、胰臟炎、胃癌等病症,千万记得在进行上腹部超声波前需要禁食6小时。
胃癌检查和诊断

胃癌治疗方法
如病人确诊患上胃癌,医生会建议病人进行以下治疗方法:
(一) 胃部切除手术
胃部切除手術是醫治胃癌的主要方法,如果癌細胞在胃部尚未擴散,這種治療方法通常是可行的,不過手術可能需要切除整個或部分胃部。一般而言,如病變僅局限於胃黏膜和黏膜下層,切除手術的治癒率可達九成。有時單靠手術就能成功治療癌症,有時還需要配合其他類型的療法,例如化學療法或放射治療。
*胃部被切除后,病人在饮食习惯方面都需作出一些调节。例如少吃多餐、选较易消化的食物,亦要习惯慢慢嘴嚼食物、饭后稍事休息,以免消化不良。
(二) 放射治疗
*放射治疗是以高能量的辐射线破坏癌细胞。高能量放射线能破坏癌细胞中的染色体(DNA),使癌细胞死亡。虽然正常细胞也会受到影响,不过,在过去数十年,辐射规划及精准度已有显著提升,对周边良性细胞的伤害及副作用已大幅减少。合适时医生或会於外科手术前选择放射治疗把体积较大的肿瘤缩小。此举有助提升彻底把肿瘤切除把握;亦可能在切除手术后,用放射治疗杀死在肿瘤周围餘下的癌细胞,预防復发,提高手术后的生存率。
(三) 化学疗法
利用一種或多種抗癌藥物,通過口服或注射方式,讓化療藥物透過血液到達身體各個部位,以達致消滅或抑制體內癌細胞分裂和增生因此也稱為「藥物治療」 。此外,化療亦能產生減輕症狀及輔助的治療作用,對於較難控制的癌症,化療可以減輕患者的痛楚,而結合手術及放射治療,則可減低癌症復發風險。鉑金類化療藥物platinum,紫杉醇藥物,5FU 類藥物是胃癌病人的標準治療選擇
(四) 标靶治疗
有部分胃癌的病人是帶有一種名HER2的表面受體,當這種受體過份地表達就會促使癌細胞增生,如果使用抗HER2的藥物配合化療藥一齊使用就可以大大地增加縮小腫瘤的效果,而且現在的HER2標靶藥也不止一代,近來剛推出的抗體藥物偶聯藥物(ADC) 可以識別癌細胞上的HER2受體,當藥物精準地依附在癌細胞上,整個藥物就會進入癌細胞的細胞核內,繼而釋放高劑量的化療藥物,從而精準備殺滅癌細胞之餘又盡量減少健康細胞的損傷
(五)免疫治疗
近這幾年免疫治療法大大改寫了晚期癌症的治療方向,以往如果胃癌病人沒有表達HER2受體,即是不能使用標靶藥,就只能進行化療這選擇,但近這幾年發現把免疫治療加在化療一齊使用,可以明顯地改善患者的整體存活率,尤其是免疫治療受體分數PD-L1 (CPS) 表達高於五分或以上,效果更為顯著,為晚期胃癌病人增加了治療選擇和新的希望

胃癌预防
胃癌的存活率相对较低,我们因此从小养成良好生活习惯,预防胃癌发生,例如饮食方面採取防癌饮食原则,有助增强身体抵抗力和免疫力,亦可降低患上胃癌的风险;留意日常个人卫生情况,避免感染幽门螺旋桿菌;如持续感到胃部不适,应尽快安排检查项目,亦建议40岁以上人士每年定期接受胃镜检查。
- 在饮食方面可採取一般的防癌饮食原则,包括:
- 十字花科蔬菜(如西兰花、捲心菜、西兰花、羽衣甘蓝等)含有抗癌物质,有助於分解体内致癌物质;
- 富含胡萝卜素的水果和蔬菜(如胡萝卜、芒果、木瓜等)有助於增强身体的抵抗力,直接降低患癌症的机会。
- 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(如橙子、葡萄柚、草莓等)具有抗氧化特性,可以降低患胃癌的风险。
- 少吃醃、熏、烤的食物(如香肠、咸蛋、香肠、火腿、腊肉、咸鱼等),在生產过程中会形成致癌化合物。
- 少吃油炸食品,油炸时会產生自由基,使体内组织的含氧量降低,损害身体组织。
- 注意个人卫生:
- 多洗手及避免接觸排泄物或嘔吐物,避免感染幽門螺旋桿菌
- 定期检查:
- 如果家族有近亲曾患上胃癌,建议40岁以上人士每年定期接受胃镜检查。
胃癌 FAQ
Q: 胃癌是晚期吗?
根据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网站资料显示,胃癌是世界上第4普遍的癌症种类。 根据调查统计发现,在东亚国家像是中国、日本、韩国等地,更是全球罹患胃癌人数最多的国家,但也发现亚洲人胃癌存活率较高。目前已累积有一百万起胃癌病例,占了所有癌症的8%,并预测到了2030年会增加到170万人数之多。
胃癌早期的症状与胃病类似,例如上腹胀气、闷痛,呕酸水、食慾不佳,贫血、虚弱无力,这类不明显的症状。等到有明显症状如体重骤降、解黑便、厌食、吞嚥困难、明显贫血、精神萎靡等,往往已是中晚期,错过了早期发现的机会。
Q: 胃癌的併发症有哪些?
与胃癌相关的併发症包括: 消化道出血、腹腔转移 、合併幽门梗阻、 癌肿穿孔导致瀰漫性腹膜炎,等等。 随著疾病的发展常出现的一些疾病的併发症,同时要提醒胃癌患者在患病后一定要做好胃癌的治疗以及预防,避免產生更严重的后果。
Q: 没有胃能活吗?
得知一个人可以在没有胃的情况下生活可能会令人惊讶。但身体能够绕过胃储存和分解食物的主要功能,逐渐进入肠道。如果没有胃,少量食用的食物可以直接从食道进入小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