衞生署日间医疗中心牌照
医思专汇(PHF No. DP000104)
衞生署日间医疗中心牌照
医思专汇(PHF No. DP000104)
据香港防癌会的资料指出,香港人每四个就有一个会遇上癌症,比例高达1/4,当中因病离世的占三分之一。市民可能对它过于忧心,平时健康的身体,可能已经不知不觉惹上杀身之祸。对于可怕的癌症,大家或有疑问癌症能不能根冶?有哪些冶疗方法?情绪与罹患癌症有关吗?网上对癌症的解释是否完全准确?今期小编邀请到内科肿瘤科专科医生吴剑邦医生,解答大家对癌症的疑问。
情绪失落、高龄惹癌上身?
一般而言,大多数癌症与年龄成正比,即是年龄越大癌症发生率越高。吴医生解释:「细胞复制过程中无可避免制造错误或缺失。长者的基因编码错误会累积越来越多,当身体不能维修好时就会发生癌症,癌细胞也会不受控制地反复增加。」一个人患上癌症之后,跟他自身的代谢水平已经没有关系,因为癌细胞可以独立生产和进行复制,所以代谢率的快慢并不会影响癌细胞的扩散,这也表示任何年龄阶段的人都有机会患上癌症。临床资料显示,癌症与患者的心理、情绪有紧密的关系。吴医生表示:「人的情绪会影响自身的免疫系统,从而改变对抗癌细胞的效果。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不开心的情绪,会带来一些负面的生理作用,例如食欲不振导致营养减少及免疫力降低,因此对冶疗癌症有不少的影响。」癌症的成因错综复杂,分为先天和后天的原因,前者是由于基因遗传,后者包括环境、饮食、污染、心情的影响。长期处于负面情绪是其中一个致癌因素,当然医生也要结合全面的评估测量病者患癌的风险。
甜品会致癌 癌症资讯谬误多
现代资讯流通及多元化,随时随地可找到很多关于癌症的资料。吴医生却表示:「网上的资讯未必完全准确,有些不真实的资讯令患者延迟就医,甚至得不到适当的冶疗,这可以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。曾有家人误认为吃东西会增加癌细胞增长,尤其是糖分高的食物,还刻意叫患者不要吃过多,希望尽量饿死癌细胞。其实这些都是谬误,网上资讯多不胜数,但是我们要对明显不当的资讯进行筛选。」
而且不少人在查阅资讯时都会不自觉对号入座,将自身的状况代入征状中,怀疑自己患上某种疾病,于是做很多身体检查,浪费了很多宝贵的医疗资源。吴医生建议:「如果对自身的征状存有怀疑,应寻求专业医生的意见,不要
盲目自我判断。」
癌症冶疗最前线 免疫冶疗增疗效
现代医疗技术日新月异,癌症的冶疗方法也不断进步。床最常见的是以下几种冶疗方法:
一)手术冶疗比较适合早期或中期的癌症;
二)如果是手术不能根冶的中晚期癌症,可以用传统的化学冶疗(化疗),用药物将癌细胞杀死,但同时可会对健康的细胞造成一定程度的死亡;
三)放射冶疗(电疗),利用辐射线杀死癌细胞,但是同样对周围健康正常的细胞带来少量的副作用;
四)标靶药,专门针对癌细胞的表面受体或细胞内的基因,抑制癌细胞复制,对健康细胞的危害减至最少;
五)荷尔蒙冶疗,用于乳癌、前列腺癌等,透过阻止荷尔蒙刺激癌细胞的增长;
六)免疫冶疗,是现代最新的冶疗方法,它的原理是揭露「狡猾」的癌细胞,让它们无法假装成正常细胞,从而达到最佳的冶疗效果。
癌症类型及每个阶段的情况都不尽相同,冶疗方法和过程也相当繁复。对于选择冶疗方法,吴医生建议:「有些癌症可以进行几种冶疗方法,我们需要结合患者的意愿加以考虑。另外,如今癌症冶疗费用越来越高,也需要结合患者的经济状况。」总而言之,若患上癌症应尽早寻求专业肿瘤科医生协助,选择对自身适切的冶疗。
肺部纤维化 口罩要旁身
这几个月以来新冠肺炎肆虐,部分严重的患者更出现肺部纤维化的现象。吴医生解释:「肺部受感染之后,免疫细胞白血球进入受感染的组织,杀灭细菌或者病毒等外来入侵者,经过激烈的『战争』之后,肺部会留有一些疤痕组织,久而久之就会令肺部纤维化。」位列香港十大致命癌症首位的肺癌,对肺部造成严重的损害。不少人误以为肺癌也会造成肺部纤维化。但吴医生解释:「肺癌不会引致肺部纤维化,而是在接受电疗、标靶药物或免疫冶疗等冶疗方法后,所产生的副作用令肺部附近的组织受到损害,从而带来疤痕性组织的形成或者导致纤维化。」当肺癌患者康复之后,肺功能或免疫力会相对较差,尤其是接受了肺部切除手术的患者,肺活量会大幅减弱。日常生活方面虽与正常人分别不大,但出街时应配戴口罩、注意个人卫生,以保障个人健康。
难忘19岁患癌少女过身惨况 寄语珍惜眼前人
吴医生忆述:「刚开始做肿瘤科的时候,急症室接收了一位19岁的少女,随即被确诊为末期肝癌患者。入院时候情况已经很严重,肚子肿胀得似怀孕10个月,小腿亦肿得比大腿还要粗。入院当晚已经不幸去世,她也没有留下任何遗言。」跟她差不多年纪的孩子都享受着美好的校园时光,但是她面对的却是生命的尽头,令吴医生深有感触:「人生无常,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不是必然的事,大家都要好好爱惜自己的身体。」自此以后,吴医生对着患者,尤其是年轻的患者,心理负担会更重。癌症病患者要面对很多冶疗难关,接受密集性的癌症冶疗,就算康复之后也可能出现一些后遗症,所以吴医生一再叮嘱我们要更加珍惜享受当下的时光。
对于确诊末期癌症,对患者来说是一件沉重、绝望的大事,但医生却不得不告知实情。吴医生坦言:「我们都接受专业训练,学习有技巧地告知患者的病情,但前提要试探患者的性格及对自身情况的理解,也要跟患者家属商量对策。如果患者能坦然接受,我们亦会直奔主题。反之,会以比较婉转的方法告知他们。为方便日后患者了解即将面临的冶疗,
我们都会建议患者家属有必要让患者知晓真相。」
其实,患上癌症并不是最可怕,更可怕的是没有勇气去面对。对于早期的癌症,只要配合适当的冶疗,大部分是可以痊癒的。即使是晚期癌症,在如今医学昌明的年代,新的药物和冶疗手段接踵而至。医生们会悉心为患者施以最适切的方法,减轻他们的不适及痛苦,令他们有尊严地走过抗癌的日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