衞生署日间医疗中心牌照
医思专汇(PHF No. DP000104)
衞生署日间医疗中心牌照
医思专汇(PHF No. DP000104)
病毒持续肆虐,莫忽视感染风险和长远影响。然而癌症患者尤其是冶疗进行中的一般抵抗力较弱,是否适合接种疫苗,当中要考虑哪些因素?
内科肿瘤科专科吴剑邦医生 ,就以上问题详细回应,整合世界各地不同之数据和我们讲解。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2021年5月10日更新及吴剑邦医生 (内科肿瘤专科)资料补充 着名英国医学杂志《刺针》在2021年4月27日发表了一篇英国试验结果。 这试验把病人分为两组,包括癌症病人和对照的健康人群,而癌症病人亦细分为实体肿瘤病人和血液癌症病人。 这研究亦包含了进行积极癌症冶疗的对象,包括正进行化疗、免疫冶疗、电疗、内分泌和标靶冶疗,这些类别病人亦有被加入在临床研究当中。 已经注射了第一剂疫苗的病人,相隔21日,发现38%实体肿瘤病人和18%血液肿瘤病人获得IgG免疫反应。 相比之下,如果正常健康人士有94%都获得足够免疫反应。 然而如果当这三批人士都进行第二剂新冠疫苗注射,然后再量度他们体内的免疫IGG反应,就发现实体肿瘤癌症病人身上能获得反应大幅度提高。95%实体肿瘤病人都产生到足够免疫IGG反应,相对之下,100%健康人士都获得足够免疫反应,但是血液癌症病人的表现稍为逊色,只有60%病人产生足够免疫反应。
由此可以推测,虽然癌症病人只接受了一剂新冠疫苗,他们的免疫应答不如正常人士般好,要是他们补注射第二剂新冠疫苗,实体肿瘤病人产生的免疫抗体,实际上与正常人士表现相差不多。 此外,这表亦列出癌症病人注射新冠疫苗后副作用比例。上图B的部份,左边是显示癌症病人注射第一剂疫苗后出现副作用比例;右边是健康人群显示注射第一剂后出现副作用比例,其实癌症病人出现副作用不会多于健康人群,甚至相对于他们还略略少一些,最常见副作用是打针位疼痛,有小小红肿和疲倦。 上图C的部份,分别是不同人群注射加强剂(第二剂疫苗)的反应显示回响,左边是癌症病人;右边是正常健康人群,大家可看到癌症病人出现副作用的比例,事实上他们还要比正常健康人群为小。